“白色污染”一直是困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难题。近日,工信部发布了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提案的回复函,包括制订可降解塑料的监督政策,推动发展新路径,以及加强废弃塑料的污染治理等内容。工信部在回复函中提到,将完善可降解塑料的相关标准以及评价体系,推动可降解塑料的研发以及应用工作,并且推进生物基新材料技术创新,同时在产品推广应用、产业投资布局、行业标准等方面进行合理引导及推进。
原文链接: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892号(资源环境类319号)提案答复的函
应用市场广阔 纳入“十四五”规划
由于可降解塑料涉及广泛的应用场景,市场十分可观。据相关数据测算,我国到2025年快递包装、一次性餐具、超市购物袋以及农用地膜对应可降解塑料市场空间分别为150万吨、100万吨、70万吨以及60万吨,目前国内可降解塑料有效产能合计仅约25万吨,缺口巨大。不仅如此,在“禁塑令”出台以后,可降解塑料市场大幅度增长,订单暴增。相关业内人士预测,在“十四五”期间,我国的可降解塑料市场将以11.3%的年复合增速增长,到2025年实现500亿元以上的营收规模。
在工信部回复函中,也提到了绿色包装、废弃塑料综合利用等问题。在加强废弃塑料综合利用方面,如塑料地膜、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餐盒等塑料制品的产生和使用量越来越大,相应产生的废弃塑料如不能得到合理处置,将会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
对此,工信部表示,推行绿色包装、加强废弃塑料综合利用都有利于缓解塑料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下一步,该部会加强产业政策引导,同时推动完善标准体系和标识制度,提高产业发展质量。特别是会将塑料污染治理作为重要内容纳入重点工程,将大力发展高端可降解材料作为原材料工业“十四五”规划的重点任务。
完善技术政策 引导产业有序发展
随着技术的进步,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是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尤其在“禁塑令”出台后,推广可降解塑料成为必然。在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的提案中,有委员提出希望制订监督管理政策广泛使用可降解塑料。对于该提案,工信部在答复函中回应到,将积极推动可降解塑料的研发以及应用等工作。
具体来说,在完善可降解塑料标准和评价体系方面,工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在标准立项、批准发布等环节支持《生物降解材料与制品降解性能及标识要求》《全生物降解饮用吸管》等生物降解塑料领域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为服务产业健康发展、推动塑料污染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同时,在研发方面,工信部将通过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新材料首批次保险机制等持续加强生物降解材料核心技术研发及生产示范,提升塑料制品替代品供给水平。在应用方面,工信部将培育废塑料综合利用行业骨干企业,公告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推动资源向优质企业集聚。
此前,该部已发布《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2021版)》,推广废塑料减量化、生物可降解塑料技术。
发展新路径 生物基新材料成热门
当前,在“禁塑令”以及“双碳”的背景下,生物基可降解环保材料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最近,很多企业纷纷上马相关项目并发布加工应用新技术。不仅如此,在工信部公布的加快发展可替代塑料的生物基新材料回复函中也表示,发展生物基新材料对于促进化工产业转型、满足生态环保要求具有重要意义,将积极推动生物基新材料技术创新,加快“白色污染”治理。
在多项提案的回复中,工信部表示,会持续推广应用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的替代产品,推动一次性塑料制品源头减量;持续加大生物基材料宣传推广力度,引导塑料制品生产企业按照全生命周期理念深入推行绿色转型,不断提升塑料制品绿色化发展水平。
不仅如此,工信部将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启动“高端功能与智能材料”重点专项,将“环境友好功能材料”作为重点任务方向之一,重点研发可实现高效化学循环回收并且可完全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开展单体、聚合物合成、聚合物解聚回收单体的中试和示范生产技术研究。
在政策推进的同时,也有不少新项目上马。比如,安徽省按程序申报国家生物基新材料产业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已经出现初步成效。据安徽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安徽省蚌埠市近年来建成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基地,拥有规模以上生物基新材料生产企业20余家。其中,丰原集团年产5万吨的聚乳酸生产线在去年已经投产。(本文转自中国化工报)